返回

李隆基:逆子,你敢弑父?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12章 太子的客人,两位大佬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太子别院。

    来了两位重量级的人。

    他们是萧嵩和贺知章。

    萧嵩是梁武帝萧衍的嫡系后裔,当过宰相,也当过朔方节度使和河西节度使,在与吐蕃的战斗中战功赫赫,受封于徐国公,现在年过七十,擢升为了太子少师。

    李林甫在朝中,忌惮的人非常少。

    萧嵩恰巧算一个。

    因此两人那可是不对付。

    萧嵩一族自唐立国以来,就备受器重,恩宠也是不断。

    族中出了很多的俊杰,都在担任着要职。

    隋炀帝的皇后萧皇后,同样出自于他这一族。

    即便萧嵩,懒得在意李林甫的行为。

    可这样的重臣摆在眼前,李林甫只要看到那都是压力。

    贺知章在武则天时期就是状元。

    是浙江历史上,第一位有资料记载的状元。

    同样年过七十了。

    是大诗人,大才子,更是饱读诗书的一代大儒。

    他是集贤殿大学士,现任太子右庶子。

    这两位老大人,刚被李隆基任命了新的职位,就来到了太子别院。

    “太子少师,见过太子!”

    “太子右庶子,见过太子!”

    萧嵩和贺知章,气气的行礼。

    “徐国公,贺学士,有礼了。”

    李琩回敬了一礼,以示敬重,礼貌性的笑道:“我已经接到了旨意,知道两位大人要来,我等候多时了。”

    他对萧嵩并不是太熟悉,私下没有任何的关系。

    对贺知章太熟悉了,可是关系匪浅。

    前世,他背过他的诗。

    少小离家老大回,乡音无改鬓毛衰。

    儿童相见不相识,笑问从何处来。

    关于此诗,李琩朗朗上口,依旧记忆犹新。

    这一世的记忆中,他与贺知章那也是交情颇深。

    贺知章等一众大佬,在他还没成年的时候,就担负着一众皇子的教育工作。

    从这方面来看,贺知章是他的老师。

    “让太子久候了,是我们的不是。”

    萧嵩胡须发白,精神却很矍铄,语气铿锵有力说道:“我与贺学士奉了陛下的旨意,今后将给太子,传授诗书礼仪的学问。”

    贺知章说道:“当然了,传授太子学业,以徐国公为主在下为辅,这一点还请太子明白,老朽人微言轻,不该僭越的地方,可是不敢逾越规矩。”

    “贺学士,你太谦虚了。”

    萧嵩笑道:“谁不知道你是名满天下的大学士,陛下都是赞不绝口,更是文采斐然的大诗人,我对你可是敬佩不已。”

    “徐国公,你就不要捧我了。”

    贺知章有些受宠若惊,一副谦虚谨慎的样子。

    “贺学士,老朽说的可都是心里话。”

    萧嵩提高了嗓门,“要论饱读诗书,我不如你。”

    “徐国公大谬也,你是梁武帝的七世孙,家学渊源,又是贵胄之后,给太子传授诗书礼仪,你是当仁不让。”

    贺知章的嗓门,也是突然之间就提高了。

    李琩神色淡然,就这么饶有兴趣的看着。

    考虑到两人的亲戚关系。

    他百分之百肯定,两位老大人这是在互相吹捧。

    两人换着夸对方,偏偏都很自谦,倒是非常的可爱。

    萧嵩和贺知章,也是发现了太子的神色变化,就及时的闭嘴了。

    “哈哈,让太子看笑话了。”

    萧嵩不好意思的说道。

    贺知章讪笑道:“我们都习惯了,有些为老不尊,还请太子莫要在意。”

    “两位老大人玩笑了,你们随意便可。”

    李琩的态度甚是平和。

    萧嵩和贺知章,顿时收敛了许多,他们可不敢太过随意,态度那是相当的恭敬。

    “劳烦两位老大人来传授我学问,你们辛苦了。”

    李琩轻轻一笑,没有一丝一毫的冒失举动,礼仪也很周到,让人挑不出任何的毛病。

    对于所谓的传授学问,他没有太在乎。

    诗书礼仪?

    呵呵!

    他现在是太子,是大唐的储君,不该传授他治国理政的学问吗?

    这个李隆基,即便是有些昏聩了,可作为曾经的权谋高手,脑子里怀疑的那根弦,还是一直紧绷着。

    对他的防备,倒是未曾减弱多少。

    “不辛苦,一点也不辛苦,这是我们的荣幸。”

    萧嵩的态度有些拘束。

    贺知章急忙道:“太子,你是君我们是臣,你敬重我们,我们已经很感激了,但是请你不要对我们太气了,这会让我们有压力。”

    萧嵩附和道:“就是!”

    李琩微微一笑,转移了话题询问道:“徐国公,你是贺学士的妹夫吧?”


第112章 太子的客人,两位大佬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